隨著要越來越多的腦癱藥物在臨床中被廣泛應用,為腦癱患兒的康復帶去了希望。目前治療腦癱的常用藥物包括巴氯酚、吡拉西坦、曲丹林及膽堿脂類等藥 物。藥物治療可以改善腦癱患兒大腦的能量代謝和營養(yǎng)代謝,有助于恢復腦癱患兒的受損腦組織,慎重地選用一些能幫助腦結構學異?;謴偷乃幬锊㈤L期堅持服用, 是治療小兒腦癱的好方法。
治療小兒腦癱的專業(yè)藥品
1、曲丹林
曲丹林直接作用于骨骼肌,阻止肌漿網釋放鈣離子,進而減弱或阻止肌肉細胞對刺激信號做出反應。副作用包括肌力弱和肝臟毒性反應。
2、胞二磷膽堿注射液
用法及劑量:50~200毫克/每日,用5%或10%葡萄糖注射液稀釋至150~200 毫升,緩慢靜脈滴注,每日一次,20日為一療程。東莨菪堿注射液,用法及劑量:每日0. 03~0.06 毫克每公斤,用5%或10%葡萄糖注射液稀釋至50~100 毫升,緩慢靜脈滴注,每日一次,20 日為一療程。最好在多部位微循環(huán)顯微鏡的監(jiān)測下用藥,根據患兒微循環(huán)障礙的程度及耐受性逐步遞增用量。
3、神經營養(yǎng)藥
神經營養(yǎng)藥可促進腦神經代謝,以利于患兒神經功能的恢復。常用的如維生素B1、維生素B12、谷維素、神經節(jié)苷脂、彌可保等。
4、改善腦代謝藥物
本類藥物多為含必需氨基酸及低分子多肽的藥物,可直接進入腦的神經細胞,促進病損的腦細胞功能恢復。腦活素注射液、腦蛋白水解物注射液、腦多肽注射液,用法及劑量:5~10 毫升/每日,溶于生理鹽水100~250亳升中靜滴,每日一次,15~20 日為一療程。
5、替扎尼定
替扎尼定(Tizanidine, Zanaflex)作用于中樞α2腎上腺素能受體(脊髓和脊髓以上)部位,阻止興奮性神經傳導介質(谷氨酰胺和天門冬氨酸)的釋放。副作用包括嗜睡、眩暈和幻覺,其它可能的反應有高血壓和肝臟毒性。
6、巴氯酚
巴氯酚(Lioresal ) 與抑制性神經傳遞介質γ氨基丁酸(GABA)結合,導致過度去極化。副作用包括過度鎮(zhèn)靜、精神錯亂、意識喪失、暈眩、肌力減弱、共濟失調和不能集中精神。 停藥可能出現反彈,肌張力升高。巴氯酚適合年齡太小、不適合其它更有效方法治療的患兒。
7、苯二氮啅類
苯二氮啅類(安定、氯羥安定等等)與GABA在脊髓和脊髓以上神經元處結合。副作用包括嗜睡和流口水,并且可能出現耐藥現象。手術后短期使用該類藥物有助于緩解肌肉痙攣。
8、肌松藥
下肢痙攣影響活動者可使用肌肉松弛藥物降低肌張力。常用的有中樞抗膽堿藥苯海索,它可以通過阻斷膽堿受體而減弱黑質-紋狀體通路中的膽堿作用, 從而改善運動障礙和肌肉強直。此外可與脊髓灰質細胞的受體結合,阻止興奮性神經遞質的釋放,從而減少運動神經釋放興奮性沖動,抑制脊髓反射,消除肌痙攣的 巴氯芬;能抑制周圍運動神經末梢突觸前膜乙酰膽堿釋放,引起肌肉松弛性麻痹的A型肉毒毒素等均可應用。
9、抗癲癇藥
如癲癇發(fā)作可根據不同類型給予相應的恰當的抗癲癇藥。如強直-陣攣性發(fā)作和單純部分性發(fā)作可選用苯妥英鈉、應用廣泛的苯巴比妥和卡馬西平、失神性發(fā)作首選的乙琥胺、最為常用的廣譜抗癲癇藥丙戊酸鈉、癲癇持續(xù)狀態(tài)的首選藥物地西泮等。
溫馨提示:目前,藥物治療仍處于輔助治療腦癱的地位,一般對于處于成長發(fā)育階段的小兒腦癱患者可以起到一定的效果,而對于年齡較大的腦癱患者一般作用甚微。雖說通過藥物治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恢復了腦癱功能,但是也需要長期堅持康復訓練才能真正的得到康復。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