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花生、瓜子時,如果碰到味道發(fā)苦的你會怎么辦?很多人會吐掉繼續(xù)吃,而有些人則不以為然。
其實,上面兩種做法都錯了!
吃到腐壞的果仁要立即吐掉,并用清水漱口,因為它們中很可能存在一種危險的毒素——黃曲霉毒素。
它被世界衛(wèi)生組織的癌癥研究機構確定為1類致癌物,毒性比砒霜大68倍,僅次于肉毒霉素。
人如果誤食了黃曲霉毒素污染的食品,輕則可能出現發(fā)熱、腹痛、嘔吐、食欲減退等癥狀,重則可能出現肝區(qū)疼痛、下肢浮腫及肝功能異常等中毒性肝病癥狀。
一般來說,體內黃曲霉毒素如果達到1毫克/公斤以上就可誘發(fā)癌癥,而這僅相當于1噸糧食中只有1粒芝麻大的黃曲霉毒素。
有哈喇味的
堅果中含有大量不飽和脂肪酸,儲存不當或長時間存放會產生酸敗現象,出現我們常說的“哈喇味”,產生刺喉的辛辣味。
堅果中油脂酸敗的產物,如小分子的醛類、酮類等威脅身體健康;如果食用量大,輕者引起腹瀉,嚴重還可能造成肝臟疾病。
堅果商販一般不舍得把變質的堅果扔掉,而掩蓋“哈喇味”最好的做法就是在加工時加入大量鹽、花椒、大料、糖精、香精等進行調味,因此變質堅果時常會隱藏在咸味、五香味、奶油味的堅果中。相比之下,原味的、清炒的堅果品質相對會好一些。
霉變的
很多堅果容易受到黃曲霉菌的污染發(fā)生霉變,由此產生一種劇毒的黃曲霉毒素,會導致人發(fā)燒、嘔吐,損害肝臟、致癌,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發(fā)霉堅果一定不能吃,一旦發(fā)現嘴里的堅果有苦味、霉味或辛辣味,就趕快吐出來并及時漱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