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十月懷胎。“瓜熟蒂落”才是自然圓滿。孕婦精神壓力大,孕期有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以及未知的感染均是導致早產兒增多的原因。早產兒的生存能力低,出院的家庭護理顯得十分的重要。
早產注意事項
1)產前檢查應予重視,尤其對那些"高危人群"進行早期和適宜的圍產期保健。例如預防和控制妊娠高血壓綜合征,降低胎盤早期剝離發(fā)生率,發(fā)現(xiàn)前置胎盤后要及早治療,糾正貧血。對于有心臟病的孕婦要加強管理管理,普及孕期保健常識,避免感染等預防措施。
2)使用分娩松解法阻斷早產,并提供足夠的時間,以便在產前使用糖皮質激素促進肺成熟等。
3)早產是新生兒發(fā)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并且在發(fā)生早產的各種原因中,大部分為母親因素,其中除了先天性生殖畸形外,大都可以通過孕期保健來預防。
如何讓早產寶寶“追上”足月兒
一般早產寶寶的各個器官都發(fā)育不成熟,尤其是腦部、肺部、腎部與大腸小腸等,所以早產寶寶在0至1歲之內必須加強營養(yǎng),積極防病,細心耐心地護理。
1)保溫。室溫在24℃~26℃,濕度在55%~65%,室內放一個可蒸發(fā)的水盆,空氣干凈清新。衣被要求軟、暖、輕,在小包被外兩側放熱水袋,對早產兒避免不必要的檢查和移動。每4~6小時測體溫一次,保持體溫恒定在36℃~37℃。當早產兒有青紫或奶后呼吸困難時給予吸氧。另外,早產兒的體位取平臥位,不用枕頭。
2)預防感染。早產兒室避免或不讓閑雜人員入內。接觸早產兒前任何人(母親和醫(yī)護人員)須洗凈手。接觸孩子時,大人的手應是暖和的,不要隨意親吻、觸摸。早產兒的用品要消毒、要干凈,桌面床面保持整潔。母親或陪人感冒要戴口罩,如腹瀉則務必勤洗手,或調換人員進行護理。
3)各種維生素的補充。由于早產兒生長快,又儲備不足,維生素A、B、C、E、K、鈣、鎂、鋅、銅、鐵等也都應分別在生后一周至兩周開始補充,最好有母乳,初乳中各種人體必需的元素,蛋白質、脂肪酸、抗體的含量都高,正好適合快速生長的早產兒所需用。如母乳不足,則采用早產兒乳粉。
以上就是早產兒的家庭護理內容了。希望大家都能通過文章科學的護理寶寶。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