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校方透露,治療初期,輸入1200毫升的血液后,尹勝的體力明顯增強,低燒也得到控制。為減少感染幾率,她隨即轉入了無菌病房。
她的主治醫(yī)生表示11月2日起,尹勝開始接受為期7天的第一次化療。其間,她需要至少三份血小板的支持。如果平穩(wěn)度過這段時間,尹勝還將繼續(xù)多次化療。這些化療每次相隔一個月左右,每一次她都需要6-7個單位(1個單位=200毫升)血小板的支持。在用血緊張的當下,捐獻可以為她提供用血指標——正常人一次可以捐獻血小板的數量在一到兩個單位。
11月5日13時,復旦大學物理系的微信公眾號“格物明理”發(fā)出《愛心接力,成分獻血倡議書》。該倡議獲得大量關注,微信公眾號“復旦大學”等平臺進行了轉載。伴隨著倡議書在復旦師生的朋友圈“刷屏”,大量報名信息也涌入了愛心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