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實社會中很多人對艾滋病莫名恐慌,主要是對艾滋病的認識不夠,莫名其妙的擔心,莫名其妙的恐懼,導致了莫名其妙的歧視。所以相對感染艾滋病毒患者而言,比疾病更可怕的,正是周圍人的無知、偏見和歧視。全社會都要用愛心照亮他們的生活,尊重艾滋病感染者的基本權利,他們才不會孤獨和消極,不會有邊緣感,進而才會積極融入社會。我們對感染艾滋病毒患者有哪一些錯誤認識呢?如下:
1.感染HIV就是艾滋病患者
HIV即艾滋病病毒,而艾滋病指的是艾滋病毒感染的最后階段。人體在感染艾滋病毒2年-10年甚至更久后,因為免疫系統(tǒng)受到毀滅性破壞,才會發(fā)展為艾滋病,出現(xiàn)感染,腫瘤等體征。
2.一旦感染艾滋病毒剩下的日子就不多了
不同的艾滋病毒感染者的潛伏期不同。有些會在短短數(shù)月內(nèi)發(fā)病,而有很多人卻能攜帶HIV生活數(shù)十年,甚至達到預期壽命,金遵醫(yī)囑,堅持有效治療,艾滋病毒在體內(nèi)的發(fā)展可以放緩,延緩發(fā)病時間,有效延感染者壽命。
3.只有濫交者、吸毒者等高危人群才會感染HIV
在我國,HIV感染已經(jīng)從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擴散,1985年-2005年間,我國艾滋病的主要傳播途徑為靜脈吸毒和非法采供血,而今年的1到8月間,性傳播比例超過90%,意味著艾滋病毒的傳播越來越向城市轉移,變得更為隱蔽。
4.同性戀=艾滋病
艾滋病確實在部分男男同性戀中較為流行,原因是男男性行為的特性更易導致黏膜破損和病毒傳播。但同性戀不等于艾滋病,同性戀本身與艾滋病傳播并無關聯(lián)。而對于同性戀本身與艾滋病傳播并無關聯(lián)。而對同性戀的過分恐懼和排斥反而會加大同性戀者的隱蔽性,增加防治艾滋病的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