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如果還是起不來,睡前窗簾留條縫
中大醫(yī)院心理精神科主任袁勇貴告訴記者,陽光的“叫醒作用”絕不亞于電子鬧鐘,同時還沒有突然被驚醒腎上腺激素猛增的驚嚇感。晚上拉窗簾時,不妨留一點空隙。當早上受到光線照射,血清素會使身體的代謝加快,伴隨著生物鐘同時提醒你,太陽“曬屁股”了,該起床了!
4、還有更絕的:“意念起床”
“8點起……8點起”,在某單位上大夜班的徐小姐每周都靠著這樣的“碎碎念”度過難熬的“起床大作戰(zhàn)”。“我覺得很奇怪,似乎是生物鐘能聽懂我的念叨,我只要睡前反復多念幾遍,第二天會在這個點自然醒?!?/p>
袁勇貴主任解釋,像徐小姐這樣的“意念起床”還算是比較靠譜的做法,“這樣的方法適合心理暗示比較強的人。潛意識記住了時間,則會形成準點起床的印象?!?/p>
5、實在要用鬧鐘,鬧鈴設(shè)成“漸強”
為了讓鬧鐘更響,不少人將鬧鈴設(shè)成了《最炫民族風》等帶有“農(nóng)業(yè)重金屬”風格的神曲。但中大醫(yī)院心血管內(nèi)科葉行舟副主任醫(yī)師表示,這種鬧鈴只會 讓被驚醒的危害增加。正確的做法應當將鬧鈴設(shè)成“漸強”模式,同時盡量選擇輕柔一些的音樂鬧鈴,減小起床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