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南昌市第三醫(yī)院里躺著一位不平凡的癌癥患者,她是一名從醫(yī)20年的醫(yī)生,如今在病床上,她卻念念不忘自己在非洲的醫(yī)療援助任務。
患者心中的好醫(yī)生,醫(yī)生眼中的“壞患者”
今年40歲的郭璐萍是江西省新余市婦幼保健院的一名婦產科醫(yī)生。2014年11月,郭璐萍主動請纓,加入中國第21批援突尼斯醫(yī)療隊。援外期間,身體出現不適的郭璐萍仍堅守崗位,直至發(fā)現病情半年后才回國檢查,被確診為乳腺癌中晚期。
4月20日,在南昌市第三醫(yī)院乳腺二科住院區(qū),記者見到身著病號服的郭璐萍,“我非常想念我的工作,我的隊友,想念我心愛的手術臺?!彼察o地說。
從1997年進入婦產科工作,郭璐萍已參與大小手術7000余例。在同事黃小蕓的眼里,郭璐萍是一個“不愛說話,但對病人卻很熱情負責”的人。郭璐萍所在的辦公室,掛滿了患者送來的錦旗,上面書寫著“服務優(yōu)良、醫(yī)術精湛”等話語。
得知郭璐萍患癌,新余市分宜縣介橋村村民嚴小軍幾天吃不下飯,“好醫(yī)生要長命百歲啊!”嚴小軍說,當年妻子生產時意外大出血,是郭璐萍從死神手里救回妻子兒子,出院后,郭璐萍時?;卦L,提醒復查,一家人早把郭醫(yī)生當成親姐姐。新余市公交司機廖燕冰回憶分娩那天,有多臺手術的郭璐萍仍抽空為自己做檢查找產房安排助產士,讓廖燕冰一改過去“醫(yī)生都很冷漠”的印象。
就是這樣一位待患者熱情耐心的醫(yī)生,自己重病后卻成了“不聽話的病人”。
“我能不能把化療帶到突尼斯去做?要不,我半年之后再回南昌做?”主治醫(yī)生熊秋云告訴記者,今年1月,在做完“左乳切除手術”后,郭璐萍突然向她提出出院的想法。在隨后輸液港安裝方式選擇上,郭璐萍也放棄在手臂上安裝,而選擇在胸口上,這種方式不僅費用自理,每次輸液還需忍受劇痛,唯一的便利就是病人可以自行輸液。
熊秋云不只一次“責備”過郭璐萍:為什么來得這么晚?“從事婦產科的醫(yī)生是具備乳腺疾病的基本常識,發(fā)現包塊后盡早檢查治療就不至于變成中晚期啊!”熊秋云無奈地說。
“那邊病人多醫(yī)生少,回國之前我還和一些突尼斯的孕婦約定好為她們接生?!惫雌贾被氐饺f里之外的突尼斯,“因為自己的病痛而中斷工作,覺得這是人生的一大遺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