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順產媽媽坐月子需要至少一個月的時間,剖腹產媽媽需要的時間會更長一些。在這期間幾乎每位媽媽都會遇到產后大量出汗的問題,有時候我們也叫做出虛汗。
有些媽媽反應:出了月子以后還經常會出虛汗,這是怎么回事呢?產后出虛汗的原因有哪些?一般情況下要多久才能好呢?又該如何進行護理?
一、產后出汗的原因
產婦產后出汗的程度與產婦自身的體質、產程是否順利等因素有關。產婦出汗的程度其實提示了產婦元氣虧損的輕重。月子期若能及時調整身體,出汗多的狀況多半可以自愈。
1、生理性虛汗
產婦生產完之后身體多余水分的正常排出,往往最長持續(xù)時間不會超過一周。
2、病理性虛汗
產婦在分娩時或者分娩后失血過多,陰血驟失不能斂陽,陽氣外浮,津液隨之而泄;或因產時氣血耗損,氣隨血耗,衛(wèi)外不固,也就是中醫(yī)所說的陰虛造成的。
二、如何護理產后出汗
生理性虛汗
雖然是比較常見的生理性出汗,但平時也要做好日常的護理。
1、環(huán)境適宜
一般來說,室溫最好保持在26-28度之間,以人體舒適為最佳,常開窗通風換氣,外出時,增加一些擋風的衣服即可。
2、適當補充水分和鹽分
出虛汗后水分和鹽分丟失很多,一定要及時補充,必要時還應補鈣,以免造成體內脫水和電解質紊亂。千萬不要因為害怕出汗多,而拒絕喝一些營養(yǎng)湯或者粥,這樣的后果會直接影響到哺乳。
3、保持清潔
保持自身衣物的潔凈、被褥的干燥等,洗澡、洗頭、刷牙,保持良好的個人衛(wèi)生,貼身衣物要勤換洗,保持潔凈,避免細菌入侵身體。
4、適度運動
產后因為身體虛弱,需要休息,有的寶媽會一直賴在床上很少運動,可在室內慢走、做產后操等簡單的運動。要知道適當的運動對恢復氣血有很大的幫助作用,同時也能夠塑身,不讓身體變形,早日甩掉身上多余的贅肉,加快吸收營養(yǎng)。天天躺在床上,氣血運行就會變得緩慢,無法快速吸收營養(yǎng),而身體體質也會變差。注意出汗后及時擦干,換上干爽的衣物。
5、有個好心情
要注意休息,合理飲食,調整好自己的作息時間,還要注意保持愉快的心情,這樣也助于好轉。
病理性虛汗
病理性虛汗是中醫(yī)的一種月子病,需要好好調理??梢酝ㄟ^使用一些降火潤燥、滋陰補益、生津止渴的食物來輔助調理。
1、大棗北芪湯
【食材】大棗5枚,北芪6克。
【制法】將大棗、北芪洗干凈,放入燉盅中,加1碗水,隔水燉1小時,溫熱服用。一天兩次。
【工藝關鍵】北芪可以連用2次,如已經有產后失血過多,虛脫、盜汗,可以把北芪換成西洋參,人參量可以加至15-30克。
【功效】補中益氣,養(yǎng)血安神,適用于產婦失血、氣短乏力、盜汗、心悸失眠等癥。
2、砂鍋人參雞
【食材】嫩母雞1250克,人參5克,高湯I500克,豬油75克,鹽、料酒味精、蔥段、姜塊各適量。
【制法】將人參用清水洗凈,切成薄片;母雞宰后,洗凈,剁去爪,放入開水鍋中氽透,撈出控去水分;鍋內加入豬油燒熱,放入蔥、姜炒出香味,加入料酒、高湯、鹽、味精,待湯開幾次之后,揀出蔥、姜,倒入砂鍋內,再把母雞及人參放進鍋里,用小火燉至肉爛,撇去浮油即可。
【功效】具有益氣養(yǎng)血,補養(yǎng)臟腑,增乳催奶的功效,對產后因氣虛而自汗的新媽媽,可達到止汗的目的。
3、黃芪羊肉湯
【食材】黃芪、山藥各15克,羊肉90克,桂圓肉10克,鹽、姜,蔥,味精各適量。
【制法】羊肉用沸水稍煮片刻,撈出后,立即用冷水浸泡一下,以去除膻味;砂鍋內放水煮開,加入羊肉及3味中藥同煮,煮至肉爛熟,再放入調味料,稍煮片刻即可。
【功效】健脾生血,補脾腎,益氣斂津,對產后因氣血不足所致自汗的新媽媽有益。
4、小麥粥
【食材】小麥仁30克,糯米10克。
【制法】小麥仁淘洗干凈,曬干,炒香后研成細粉.糯米淘洗干凈;將糯米放進鍋內,加入清水,置火上煮,待米爛后下小麥粉,煮至粥汁黏稠時即可。
【功效】益氣健脾,收斂汗液。凡是有氣虛自汗癥狀的新媽媽均可食用。
5、羊肚粥
【食材】羊肚1個,糯米60克,紅棗5枚。
【制法】將羊肚洗凈,糯米用水浸透,把糯米與紅棗同放羊肚內,縫好口,放盆內隔水燉熱,佐餐食用。食用時切開羊肚,調好味。
【功效】具有補中益氣,健脾養(yǎng)胃,止虛汗之功效。
健康小貼士
除了日常的飲食療法外,產婦還應有規(guī)律的生活作息習慣,適當增加運動鍛煉,如在房間內走動等。還應保持愉悅的心情,這樣能夠有效地幫助產后身體的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