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手機看
分享
-
-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上繼續(xù)觀看
尿膽原什么意思
- 尿膽原什么意思
-
參與醫(yī)生
哈爾濱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yī)院 康鵬 主任醫(yī)師

尿膽原又稱為尿膽素原,結合膽紅素在腸道細菌的作用下,代謝為膽素原。大部分的膽素原隨糞便排出,經糞便排出的膽素原,稱為糞膽素原。少量的膽素原經腸黏膜吸收入血液,經尿液排出。經尿液排出的膽素原,稱為尿膽素原,又稱尿膽原。臨床上通過尿膽原的檢測情況,可以幫助判斷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溶血性貧血、巨幼細胞性貧血、腸梗阻等疾病。尿膽素原分為指標偏高與指標偏低。一、尿膽素原偏高的原因:1、非疾病因素:是指用餐后或尿液呈堿性時,尿膽素原出現偏高的情況;2、疾病因素:肝細胞受損、紅細胞破壞增加,以及尿膽原蓄積,常見于溶血性黃疸、肝炎、肝硬化等疾病。部分特殊情況也可導致尿膽原偏高,如嚴重燒傷等。二、尿膽原偏低的主要原因:1、飲食因素:正常人飲水量充足時尿液生產增多,尿液被稀釋,可以使尿膽原偏低;2、人群因素:如新生兒腸道細菌缺乏,使尿膽原的產生減少;3、疾病因素:如膽道梗阻、膽石癥、膽管腫瘤、胰頭癌等,可使尿膽原的缺如或減少。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