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風這種疾病一般都是出現(xiàn)在中老年人身上,別看它叫中風,但是實際上和我們理解的被風吹到?jīng)]有多大的關系,它是一種腦血管疾病,出現(xiàn)中風的患者可能會出現(xiàn)失語的情況,這時候就可以使用白芥子這種藥材來治療中風失語了,效果非常不錯,那么到底白芥子炒后功效都有哪些呢?
白芥子炒后功效
【來源】為十字花科植物白芥的種子。炒白芥子:原藥簸盡雜質,炒至深黃色,微有香氣即得。
【性味歸經(jīng)】辛,溫。入肺、胃經(jīng)。
【功效】利氣豁痰,溫中散寒,通絡止痛。
【主治病癥】治痰飲咳喘,胸脅脹滿疼痛,反胃嘔吐,中風不語,肢體痹痛麻木,腳氣,陰疽,腫毒,跌打腫痛。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10g;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研末調敷;治喘咳宜敷貼背部肺俞、心俞、膈痰飲。
【使用注意】肺虛咳嗽、陰虛火旺者忌服。
白芥子的簡介
白芥子也叫辣菜子(《中藥志》)。為十字花科植物白芥的種子。夏末、秋初果實成熟時割取全株,曬干后,打下種子,除去雜質。生境分部主產(chǎn)安徽、河南、山東、四川、河北、陜西、山西等地。以安徽、河南產(chǎn)量為大。性狀種子呈圓球形,直徑1.1~2.5毫米,較黃芥子為大。表面類白色至淡黃色,光滑。在擴大鏡下觀察,可見細微的網(wǎng)紋及一暗色小點狀的種臍。種皮脆薄易壓碎,剝去后有薄膜狀的胚乳粘著于種皮內表面。胚黃白色,袖質,二子葉相疊,并于中脈處折起呈馬鞍狀,胚根亦折轉而藏于其間。氣無,味先覺油樣而后微酸,繼感辛辣。以個大、飽滿、色白、純凈者為佳。
白芥子味辛,性溫,無毒。入肺、胃經(jīng)。利氣豁痰,溫中散寒,通絡止痛。治痰飲咳喘,胸脅脹滿疼痛,反胃嘔吐,中風不語,肢體痹痛麻木,腳氣,陰疽,腫毒,跌打腫痛。肺虛咳嗽、陰虛火旺者忌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