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藥材可能會(huì)有很多不同的名字,如果我們不了解它其他名字的話,可能一時(shí)之間就不知道這是一種什么藥材,比如馬勃,很多人都沒有聽說過,其實(shí)它還有一個(gè)別的名字,那就是馬皮泡,這也是我們常用到的名字,它本身是有治療咳嗽的效果的,那么馬勃的用量和用法是什么呢?針對(duì)這一問題,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具體的看看文章的介紹吧。
馬勃的用量和用法
內(nèi)服:1.5-6g,或入丸、散。
外用:研末撒;或調(diào)敷、或作吹藥。
馬勃的功效與作用
清肺利咽,解毒,止血。治喉痹咽痛,咳嗽失音,吐血,衄血,外傷出血。
①《別錄》:主惡瘡、馬疥。
②陶弘景:敷諸瘡。
③《本草衍義》:去膜,以蜜揉拌,少以水調(diào)呷,治喉閉咽痛。
④《綱目》:清肺,散血熱,解毒。能清肺熱咳嗽,喉痹,衄血,失音諸病。
⑤《玉楸藥解》:治骨鯁吐血。
馬勃的附方
①治咽喉腫痛,咽物不得:蛇脫皮一條(燒令煙盡),馬勃一分。上藥細(xì)研為散,以綿裹一錢,含咽津。(《圣惠方》)
②治急喉閉:馬屁勃、焰硝各一兩。上為末,每用一字許,吹入喉內(nèi),吐涎血出,愈。(《經(jīng)驗(yàn)良方》)
③治久嗽:馬屁勃不以多少,細(xì)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湯送下。(《普濟(jì)方》馬屁勃丸)
④治聲失不出:馬屁勃、馬牙消等分,研末,沙糖和丸芡子大,噙之。(《摘元方》)
⑤治吐血:馬屁包,為末,砂糖丸如彈子大,每服半丸,冷水下。(《袖珍方》)
馬勃的簡介
【名稱】:馬勃
【別名】:馬屁勃、灰包菌
【藥材類別】:菌藻類
【性味】:辛,平。
《別錄》:味辛,平,無毒。
《醫(yī)林纂要》:辛咸,平。
【歸經(jīng)】:《綱目》:肺經(jīng)。
【入藥部分】:為灰包科真菌紫色禿馬勃、脫皮馬勃、大禿馬勃等的子實(shí)體。
【產(chǎn)地和分布】:
1、紫色禿馬勃夏、秋季多生于草地開闊地。
2、脫皮馬勃夏、秋季見于開闊的草地上。
3、大禿馬勃晚夏及深秋生曠野草地或山坡砂質(zhì)土草坡草中叢中。
資源分布:
1、紫色禿馬勃:分布于吉林、遼寧、河北、山西、青海、新疆、山東、江蘇、安徽、福建、河南、湖北、廣東、廣西、四川等地。
2、脫皮馬勃:分布于黑龍江、內(nèi)蒙古、河北、甘蘇、新疆、江蘇、安徽、江西、湖北、湖南、貴州等地。3.大禿馬勃分 分布于遼寧、內(nèi)蒙古、山西、寧夏、甘蘇、青海、新疆、四川、西藏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