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活寄生湯方解,看到這個,相信很多人都不明白是什么意思,那么我們就先來解釋一下方解是什么意思,方解通俗來講就是方子的意思,每味藥在這個方子里面是什么作用;那么獨活寄生湯又是什么呢?獨活,寄生是兩種中藥材,獨活具有舒筋活絡(luò)、止痛消腫的作用;而寄生可以補肝腎,強筋骨,所以二者制成湯劑,有非常好的療效;下面咱們就來具體看看獨活寄生湯方解是什么。
獨活寄生湯,中醫(yī)方劑名。為祛濕劑,具有祛風濕,止痹痛,益肝腎,補氣血之功效。主治痹證日久,肝腎兩虛,氣血不足證。腰膝疼痛、痿軟,肢節(jié)屈伸不利,或麻木不仁,畏寒喜溫,心悸氣短,舌淡苔白,脈細弱。臨床常用于治療慢性關(guān)節(jié)炎、類風濕性關(guān)節(jié)炎、風濕性坐骨神經(jīng)痛、腰肌勞損、骨質(zhì)增生癥、小兒麻痹等屬風寒濕痹日久,正氣不足者。
由獨活、桑寄生、杜仲、牛膝、細辛、秦艽、茯苓、肉桂心、防風、川芎、人參、甘草、當歸、芍藥、干地黃組成。
用量,獨活9g,桑寄生、杜仲、牛膝、細辛、秦艽、茯苓、肉桂心、防風、川芎、人參、甘草、當歸、芍藥、干地黃各6g。
方義,本方為治療久痹而肝腎兩虛,氣血不足之常用方。其證乃因感受風寒濕邪而患痹證,日久不愈,累及肝腎,耗傷氣血所致。風寒濕邪客于肢體關(guān)節(jié),氣血運行不暢,故見腰膝疼痛,久則肢節(jié)屈伸不利,或麻木不仁,正如《素問·痹論》所言:“痹在于骨則重,在于脈則不仁。”腎主骨,肝主筋,邪客筋骨,日久必致?lián)p傷肝腎,耗傷氣血。又腰為腎之府,膝為筋之府,肝腎不足,則見腰膝痿軟;氣血耗傷,故心悸氣短。
《素問·逆調(diào)論》云:“營氣虛則不仁,衛(wèi)氣虛則不用,營衛(wèi)俱虛則不仁且不用?!逼渥C屬正虛邪實,治宜扶正與祛邪兼顧,既應(yīng)祛散風寒濕邪,又當補益肝腎氣血。方中重用獨活為君,辛苦微溫,善治伏風,除久痹,且性善下行,以祛下焦與筋骨間的風寒濕邪。臣以細辛、防風、秦艽、桂心,細辛入少陰腎經(jīng),長于搜剔陰經(jīng)之風寒濕邪,又除經(jīng)絡(luò)留濕;秦艽祛風濕,舒筋絡(luò)而利關(guān)節(jié);桂心溫經(jīng)散寒,通利血脈;防風祛一身之風而勝濕,君臣相伍,共祛風寒濕邪。
本證因痹證日久而見肝腎兩虛,氣血不足,遂佐入桑寄生、杜仲、牛膝以補益肝腎而強壯筋骨,且桑寄生兼可祛風濕,牛膝尚能活血以通利肢節(jié)筋脈;當歸、川芎、地黃、白芍養(yǎng)血和血,人參、茯苓、甘草健脾益氣,以上諸藥合用,具有補肝腎、益氣血之功。且白芍與甘草相合,尚能柔肝緩急,以助舒筋。當歸、川芎、牛膝、桂心活血,寓“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之意。甘草調(diào)和諸藥,兼使藥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