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龍須,從表面上來看,是一種類似于白馬的須子的草吧,要不怎么會得此名稱呢,想必這還是一種中藥呢,白龍須,中藥名稱,見于我國明代著名醫(yī)藥學家李時珍所著《本草綱目》書中,白龍須生近水旁有石處,寄生搜風樹節(jié),乃樹之余精也,細如棕絲,直起無枝葉,最難得真者,一種萬纏草,生于白線樹根,細絲相類,但有枝莖,稍粗為異,誤用不效,愚案∶所云二樹名皆隱語,無從考證,中藥白龍須圖片能告訴我們什么呢?
男子婦人風濕腰腿疼痛,左癱右瘓,口目斜,及產(chǎn)后氣血流散,脛骨痛,頭目昏暗,腰腿痛不可忍,并宜之。惟虛勞癱痿不可服。研末,每服一錢,氣弱者七分,無灰酒下。密室隨左右貼床臥,待汗出自干,勿多蓋被,三日勿下床見風。一方∶得疾淺者,用末三錢,瓷瓶煮酒一壺。每日先服桔梗湯少頃,飲酒二盞。早一服,晚一服
落葉喬木,高達15米,胸徑40厘米。常成灌木狀。樹皮淡灰色、平滑,小枝呈“之”字形曲折,疏被毛或無毛。葉柄下芽,紅色。單葉互生,卵圓形,基部偏斜。全緣或微淺裂,表面無毛,背面脈腋簇生毛,基出脈3~5,入秋葉轉(zhuǎn)為橙黃色?;辄S白色,花瓣狹帶形,有芳香,花絲基部及花柱疏生粗短毛。核果卵圓形,黑色。花期5~7月,果期9~10月。
白龍須毒性較大,中毒輕者有頭昏、無力,重者可因呼吸抑制而致死。在搶救中首先要考慮作人工呼吸,其他對癥治療亦需及時。作肌肉松弛劑使用時,更應在有搶救條件的醫(yī)院進行。該物種為中國植物圖譜數(shù)據(jù)庫收錄的有毒植物,其毒性為根有毒,須根最毒?!侗静菥V目拾遺》中記載:“木八角(八角楓)性熱、力猛、有毒,……雖壯實人亦宜少用”。我國西南諸省民間用根治療風濕病痛,常因使用不慎而中毒甚至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