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手瓜這個聽起來有被開光的嫌疑,也有可能是佛教國家傳過來留下的痕跡,那么究竟是怎么一會事?它深受喜愛因為其清脆多汁,味美可口,營養(yǎng)價值較高,既可做菜,又能當水果生吃,加上瓜形如兩掌合十,有佛教祝福之意,深受人們喜愛,選購時若瓜皮上留有少量的刺已發(fā)硬,佛手處已有種子突出表面,表示老熟,這些的佛手瓜因盡量不選,又名隼人瓜、安南瓜、壽瓜、豐收瓜、洋瓜、合手瓜、捧瓜、土耳瓜、虎兒瓜等,多種多樣的佛手瓜的吃法有那種?
它是一種葫蘆科佛手瓜屬植物,原產于墨西哥、中美洲和西印度群島,1915年傳入中國,在中國江南一帶都有種植,以云南、貴州、浙江、福建、廣東、四川、臺灣最多。佛手瓜清脆,含有豐富營養(yǎng)。每千克鮮瓜中含蛋白質5克、脂肪1克、纖維素30克、碳水化合物77克,還含有維生素C220毫克,核黃素0.1毫克,含鈣500毫克、磷320毫克、鐵40毫克。佛手瓜既可做菜,又能當水果生吃。加上瓜形如兩掌合十,有佛教祝福之意,深受人們喜愛。
佛手瓜最初為弦線狀須根,隨植株生長,須根逐漸加粗伸長,形成半木質化的側根,上生不規(guī)則的副側根。側根長而粗,在一般條件下,一年生的側根長達2m以上。根系分布范圍廣,吸收肥水能力強,耐旱。多年生的佛手瓜,進入第2年以后,在不十分炎熱的地區(qū)可形成肥大的塊根。
佛手瓜吃的時候要去皮,做法如下,豬肉洗凈切片備用,佛手瓜洗凈去皮,對半切開去瓜子,切片備用,熱油鍋,下肉片煸炒,至變色加少許的料酒和生抽,然后把佛手瓜放進去快速的翻炒幾下,加鹽炒均,放雞精即可出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