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在臨床上用途很廣,大家都知道這可以治療疾病,但是從生活的角度,中醫(yī)好能起到預防,保健,調理等功效,所以在我國中醫(yī)是名不虛傳的,而我們生活中接觸到的很多中草藥是很珍貴的,只是大家并不是很熟知,如刺五加,這是比較常見的一種中草藥,對于刺五加的副作用,有什么功效,下面就給大家詳細的解答。
刺五加別名:坎拐棒子、老虎潦、一百針;灌木,高1-6米;分枝多,葉有小葉5,稀3;葉柄常疏生細刺,小葉片紙質,橢圓狀倒卵形或長圓形,先端漸尖,基部闊楔形,上面粗糙,深綠色,脈上有粗毛,下面淡綠色,脈上有短柔毛,邊緣有銳利重鋸齒;小葉柄有棕色短柔毛,傘形花序單個頂生,有花多數(shù);總花梗無毛,花梗無毛或基部略有毛;花紫黃色;萼無毛;花瓣卵形;子房5室,花柱全部合生成柱狀,果實球形或卵球形,花期6-7月,果期8-10月,分布于中國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和山西,生于山坡林中及路旁灌叢中;藥圃常有栽培。
刺五加的副作用:刺五加原名五加皮,分為刺五加、五加皮、香加皮三種不同藥材,很容易混淆;其中,香加有祛風濕、補肝腎、強筋骨的功效,但該藥有毒,易引起心腎功能損害,另外,陰虛火旺者忌用。
刺五加的功效:
1、用于風濕痹痛,腰膝酸痛:功能祛風濕,又能補肝腎,強筋骨,可用于風濕痹痛、筋骨拘攣、腰膝酸痛等癥,對肝腎不足有風濕者最為適用,可單用浸酒服,也可與羌活、秦艽、威靈仙等配伍應用。
2、用于水腫、小便不利:本品又能利水消腫,治水腫、小便不利,常配合茯苓皮、大腹皮、生姜皮、地骨等藥同用。
3、黃褐斑:刺五加片每次3片,每日3次,30日為1療程,一般治療3-6個療程可顯效,該品能調整臟腑氣血功能,改善血液循環(huán),促進新陳代謝,使皮膚得到足夠的氣血運行和正常營養(yǎng),從而達到潤五臟、悅顏色之目的。
4、輔助治療心律失常:口服刺五加片每次3片,每日3次,30日為1療程;刺五加可“補中、益精,強意志”,調養(yǎng)心脾,對于心氣虛乏所致該病有良效。
5、低血壓:每日口服刺五加片3次,每次3片,治療90天后觀察效果,其療效明顯優(yōu)于服用維生素C,復合維生素B對照組。
6、足跟痛:口服刺五加片每次3片,每日3次,30天為1療程,直到痊愈止;刺五加能“益氣補腎、堅筋骨,強腰膝”,可治“兩腳疼痹風弱”。
7、治療神經(jīng)衰弱:秋天里很多中老年人會出現(xiàn)體倦乏力的情況,有些人患上了神經(jīng)衰弱,失眠多夢而且記憶力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