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在我們生活中有廣泛應(yīng)用,中藥材本生作為一種植物,不像西醫(yī)會對我們身體造成危害,許多病人長年累月服用副作用很大的西藥制品給身體帶來了很大的危害,疾病還是沒有得到根治,中藥可以說是對治療疾病提供了一個兩全其美的解決辦法,中醫(yī)藥的廣泛使用也為我們提供了養(yǎng)生的一種途徑,開發(fā)和利用中藥價值已經(jīng)成了我們的共同選擇,使君子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一味藥,使君子的使用方法是什么,下面我們對它做一下介紹。
使君子,別名:舀求子、四君子,拉丁文名:Quisqualis indica L是攀援狀灌木,高2-8米;小枝被棕黃色短柔毛。葉對生或近對生,葉片膜質(zhì),卵形或橢圓形,先端短漸尖,基部鈍圓,表面無毛,背面有時疏被棕色柔毛,幼時密生銹色柔毛。頂生穗狀花序,組成傘房花序式;苞片卵形至線狀披針形,被毛;具明顯的銳棱角5條,成熟時外果皮脆薄,呈青黑色或栗色;白色,圓柱狀紡錘形?;ㄆ诔跸?,果期秋末。種子為中藥中最有效的驅(qū)蛔藥之一,對小兒寄生蛔蟲癥療效尤著。[1]
使君子用于驅(qū)蛔,近代作了較多觀察,但結(jié)果不盡一致。據(jù)數(shù)十例至數(shù)百例的報告,服藥后的排蟲率自30左右至86%不等,大便復(fù)查蟲卵陰轉(zhuǎn)率一般約在30~40%上下,但亦有低至15.4%的。有人認(rèn)為服藥后多數(shù)患者蛔蟲不能1次驅(qū)凈,有重復(fù)用藥的必要;但也有指出,反復(fù)用藥并無多大裨益。用法:使君子仁(生仁或炒至香脆)嚼碎吞服,或然干研末開水送服,亦可制成煎劑服用。每日1決于空腹時或食后2小時左右服下,或每日2~3次分服,或連服2~3日。部分病例 服后曾加服瀉劑。劑量:有按每歲1粒服用的,有按每歲1克或每歲加1克(例如2歲為3克,3歲為4克,余類推)給藥的,有按每公斤體重0.5克計算為1日量的,亦有按年齡大小給服5~10克不等的。但似以1歲1克或1歲加1克,最高量不超過10或16克;及按年齡大小給服10克(12歲以下)或20克(13歲以上)者效果較好。療效高低與用法、劑量等有一定關(guān)系。煎劑效果不及原藥吞服高,但副作用則較小。1次頓服較分次服用效果為佳。連服2日或3日并不比單次服用的療效顯著。劑量與療效成一定的正比關(guān)系,用量小的(如1歲1粒)較用量大的(如1歲1克)
治療蟯蟲病將使君子仁炒熟,于飯前半小時嚼食。小兒每日3~15粒,,成人15~30粒,分3次服。連服15天為一療程,隔1月再服一療程。服藥前后忌飲濃茶。一般經(jīng)1~2療程,癥狀即可消失。
治療腸道滴蟲病將使君子炒黃,成人嚼服,兒童研末服。劑量:1歲以內(nèi)每日1錢,1~2次分服,1~3歲每日服1.5錢,成人日服1次,每次5錢,連服3~5天為一療程;必要時隔3~5天后再服1~2個療程。觀察7例,其中成人3例,經(jīng)一療程治愈;嬰兒4例,經(jīng)2~3療程治愈。